2015年4月16日 星期四

在開始之前談結束


  這標題有點拗口,不過要說的是個很常被忽略的步驟,關於結束。

  如果在交往前就開始談怎麼分手,被打的機率應該很高。相對的,在開始之前就談結束,被打的機率也很高。但是面對結束這個問題,能越早有個定案是越好的。

  畢竟,太多的意外總是讓人措手不及。




  相處不合、被家人或是另外一半發現、覺得恐懼而想結束。這三種大概是最常遇到的狀況,卻又不知道如何去把一段關係做收尾處理。

  很多人都是隨著緣分開始的,當然也沒有想那麼多,在那個當下一切都充滿著新奇刺激有趣,不會認為有什麼問題。但是面臨到要結束時,就開始心煩意亂了。這也是很多人選擇突然消失或是冷淡處理的原因之一,視而不見,是種好用但不甚恰當的方法。



  如果,你們有著契約的規範,那這是最簡單的。就把結束的條件記入契約之中,雙方彼此知道如何處理就不太會有問題。這包含了面臨哪些情況下要選擇結束,以及結束後的互動模式。舉個例子來看看就能明確知道:

    結束關係條件:
      [V]其中一方提出結束關係
      [V]被家人或朋友發現關係時
      [ ]建立一段新感情有交往對像
      [V]若有一方建立另外一段關係(與其他人)則結束
    結束關係後互動模式:
      [ ]斷絕所有聯繫視為陌生人
      [V]轉換為朋友模式,不得有任何回復關係的行為舉止
      [ ]仍可以有些互動(項目內容另外決定)

  這是很理想化的方式,基本上可行率也不高。但是個非常清晰也沒有太多模糊空間的決定,當然遵守與否又是另外的一回事了。

  而佔多數的衝動開始呢?已經開始有了接觸交流卻又難以提起?其實這並不難,很多的約定都是從口頭建立的,所以透過溝通來建立共識即可。就像針對項目的輕重程度或是實踐與否都會討論,那對於結束關係的處理進行討論不也是一個「項目」?

  當然會建議有白紙黑字的紀錄留存比較好,畢竟記憶力是容易遺失的,有紀錄也方便提醒彼此需要用一個謹慎與正面的態度去面對將來會面臨到的發展。

  至於少部分的完全信任授權模式,也是有些人是交由時間來處理。時間到了再來討論或是做個簡單告別,然後雙方信任著彼此就此結束。

  結束不一定是壞事,也不一定是充滿著傷心難過與淚水。有開始就有結束不是嗎?所以有個好的方案規劃,總比到時候心煩意亂爆走亂咬的好吧。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